两岁宝宝好奇心重
今天给各位分享两岁宝宝好奇心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孩子好奇心重有什么表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宝宝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在多大进入,宝妈该如何应对?2、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重,宝妈要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呢?3、宝宝好奇心很重,是一件好事吗??4、宝宝的好奇心很强,家长该怎么引导?宝宝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在多大进入,宝妈该如何应对?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1.5-3岁的孩子,情绪进入快速发展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好奇心加重,尝试自己做决定,对孩子而言,是影响性格形成的至关重要发展阶段。
儿子1岁10个月了,工作了一天下班时,我总是会问外婆”婆婆,宝贝今天乖吗?”外婆最近经常故作嗔怪地说:“乖?越来越调皮难带啦,今天还学会顶嘴啦。”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当孩子一岁半之后,不再是小时候那个满脸带着治愈笑容、百依百顺的萌肉团了,变得越来越有主意和脾气。
一.1.5-3岁孩子常见的表现:
会说不。最近给儿子洗完澡后穿衣服,儿子死活不穿,嘴里边说着“不要,不要”边挣脱着跑去客厅了,等我追到客厅“逮”住他穿衣服,他一把抓起衣服扔在地上,喊着“猪猪!”了解孩子的外婆在旁边无奈地说:“你儿子要穿那边小猪乔治的衣服。”令我哭笑不得。
扔东西。带儿子去楼下和小朋友玩,小伙伴浩浩盯着儿子手上的玩具工程车,我跟儿子说:“宝贝,跟浩浩分享一下玩具吧,浩浩喜欢你的车车。”儿子突然将手中的车用力扔到地下,我连忙捡起来给儿子:“怎么啦,不高兴啦。”儿子仍然嘟着嘴将车扔得更远……
发脾气。外婆在厨房做饭,儿子和姐姐在客厅玩玩具,儿子突然跑到厨房,突如其来地跺脚大哭,外婆问:“宝宝怎么啦?”儿子扭身又急步跑到客厅的沙发上,仍然哇哇大哭,抱起他拍拍后背安抚,他才哭声渐止,说“我~饿~”
小区有些宝妈还会说家中的小朋友高兴时咬人、和小伙伴玩时揪对方等行为。家长要了解孩子这些表现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就需要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1岁半开始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孩子的小脑瓜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困惑着,努力地探寻着,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有何区别。
二.1.5-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生可以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任务: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儿童期(1.5~3岁),孩子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的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1.5-3岁,宝宝发展自主决定的意志,同时也开始接受社会规范。家长要引导孩子符合社会规范,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如不能乱按电梯,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喊叫。
1.5-3岁,宝宝出现第一个反抗期,孩子开始有自主感,会说“不”来反抗控制。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吃饭不能浪费、上厕所要洗手。
1.5-3岁,好奇心重,什么都想尝试,宝宝干一件事力不从心就会发脾气宣泄。如果父母过多批评、惩罚或制止,孩子会形成自卑心理,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遇事怯弱。
1.5-3岁,语言表达能力弱,当想做某事表达不清,或家人没有明白他的意图时,就会大哭或跺脚。家长的安慰能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5-3岁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个时期背后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你、我、他三者关系,确立物权关系,开始确定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需要得到尊重。
三.懂孩子心理的家长这样做。
不和孩子较劲。当孩子不想分享时,不要强迫训斥孩子,不要说他自私,尊重他的所有权。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一辆小汽车可能就是大人眼中的一幢房子。“我的东西我做主”,当孩子逐渐清晰“我的”和“你的”界限时,他就会愿意用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进行交换,也就学会了分享。
转移注意力。孩子突然发脾气,不妨耐心地让他渲泄,家长在孩子情绪低落或哭闹时非要跟孩子讲道理,责骂孩子或来是来硬的,无疑是雪上加霜,只会让孩子反应更激烈,弄不好就撒泼打滚一发不可收拾。2岁左右的孩子,其实还是很好“哄”的,用食物、玩具、新鲜的事儿一般都能够成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心情平和的时候,再跟孩子讲道理,避免孩子执拗。
多夸奖多鼓励。当孩子主动跟你分享食物,及时夸赞“宝宝好乖哦,懂得爱妈妈啦。”;当孩子愿意将玩具分享给小伙伴,给他点赞“真棒!会分享的宝宝才会有好朋友哦”;当宝宝耐心地搭积木,鼓励他“对啦,自己慢慢搭,别着急哦,有耐心的宝宝一定能搭一个高高的积木”;父母不断地正强化孩子的行为,夸奖孩子,让孩子内心快乐,避免羞愧。
绘本引导。现在很多早教绘本都是针对月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予以启蒙。有生活习惯、日常礼仪、情绪控制等,绘本充满童趣,孩子乐意模仿。孩子从绘本中认识生活,熟悉各种生活场景,慢慢过渡到行为习惯的培养。
1.5-3岁是孩子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敏感时期,聪明的家长善于抓住这个时期,养成孩子的好性格和习惯。父母自己要做好言行的榜样,耐心引导孩子,和孩子一起来探索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小秘密吧,顺利度过这段“人见人烦””的叛逆期。
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重,宝妈要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呢?
宝宝一出世,就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作为父母,你是理解、支持?还是厌烦、阻止呢?请不要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而应精心保护,才能将孩子的潜能更好地激发出来。 0—3岁的宝宝,好动、好摸,有的宝宝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砸坏玩具、拔出花草、捞起金鱼等等。
作为一个只有2、3岁的小娃来说,他们需要:
找到自己无知的部分
需要想象出不同的、相互矛盾的可能性
比如,孩子问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怪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在小脑袋瓜中想出了许多有选择性的答案。
需要了解自己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习
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能否将这项了不起的技能维持下去,能否在成长中不丢失最初的好奇心,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或者看护者来塑造的。他们通过每一次父母对“为什么”的回答,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修完了一门叫做“如何提问”的课程。
如果父母将语言作为工具来进行认知探索,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发号施令,那么孩子自然也会在耳濡目染中认识到提问的力量。
宝宝一出生,做父母的,就对宝宝的期望有很多种,有一种都有,就是希望宝宝聪明,聪明有很多种表现,来看看你家宝宝,有几种这样的表现。
一,爱笑的宝宝。宝宝爱笑,说明宝宝观察到了外面的世界,也说明宝宝的大脑接收到的刺激有所反应,容易接受刺激,也容易引起好奇心。重复下来,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敏感度,以及接受世界的程度。
二,喜欢玩玩具的宝宝,对世界很好奇,喜欢抓,喜欢咬,喜欢捏东西。这是他接触这个世界的方法,学习新东西的方法,有些父母不喜欢,很多宝宝咬东西,撕东西,扯东西,是不好的习惯,其实,这是他在学习影响新东西,想接触新东西的表现,这样的宝宝,以后不用发愁他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
三,对新奇的事情和物品非常感兴趣;越是没有看过、不知道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摸的,宝宝越想摸;越是不让放到嘴里的,宝宝越是想啃一啃;对熟悉的东西,很快就失去兴趣;再好玩的玩具,也不会玩很长时间;只要是没见过的,什么都好;玩过的,看也不想看一眼。
总之,孩子的好奇心都是在玩闹中得到体现,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并积累经验,损坏些物品是为了获得知识,要知道积累经验远比斥责他们、打击他们的好奇心有价值得多。在安全的情况下,成人要允许宝宝自己动手操作,不要事事包办或者宝宝一遇到问题就去帮助
宝宝好奇心很重,是一件好事吗??
序言: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奇心强也是一件正常的事,因为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所以探索世界的时候难免会有好奇心。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所以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说成是天生而来的。
一、探索新鲜事物
很多新奇的事物都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他们便想要去探索查看事物的变化,而很多父母都会选择遏制孩子的好奇心,为了保证孩子不受伤。也有一部分父母认为有好奇心是好事。毕竟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因为好奇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可以引发独立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锻炼孩子的思维
他既锻炼了孩子的思考和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去独立解决事情,过程中激发了孩子的抗压力,也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当孩子因为一件事产生好奇的时候,我们需要陪在他的身边关注着,不要发表任何的观点,只要静静的观察着就好,是全身心的投入,而不是一边玩手机,一边陪孩子。大人的理解思维和小孩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因为一件事情感到好奇的时候,要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
三、陪伴着孩子
孩子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但是判断能力却比较弱,因为随着自己的好奇心进行探索的时候,很容易有安全隐患,作为家长应该及时的陪伴孩子身边,及时引导孩子,而不是选择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的时候,就应该制止并且说明原因。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探索,就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比如说孩子会好奇为什么植物会开花,为什么花的颜色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探索,让孩子在认知上有一定的理解。
宝宝的好奇心很强,家长该怎么引导?
宝宝的好奇心比较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说明宝宝的探索欲望非常的强,对周边的事物非常的好奇。所以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好好的引导孩子,让他这份好奇心能够保持下去。
一、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勇敢的探索
很多孩子好奇心比较重,对周边的事物都想自己去亲自感受一下,去触碰一下,但是有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家长让孩子去探索的时候,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勇敢的去探索。
孩子探索的方法就是用眼睛去观察,除了眼睛观察他还更愿意用手去触摸去感受,感受完之后他也会去思考,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时机。很多家长为了安全这也不让孩子碰,那也不让孩子碰,其实这就是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其实是没有关系的,这个安全范围需要家长进行把控。
二、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家长要有耐心引导
孩子有个阶段就是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总是不断的提问提的问题。提的问题说实在还挺难的,有的时候家长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些家长可能就会寻找答案,然后把答案告诉孩子,也有些家长会显得不耐烦,让孩子一边去玩。
遇到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应该是先耐心的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寻找完答案之后,鼓励孩子能够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和家长一起探讨,探讨完之后双方再一起去寻找正确的答案。
三、增加孩子知识储备量
只有增加孩子的储备量,才能够让他的这一份好奇心保留下来。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量,不只是看书,也可以让孩子多到户外去观察,多了解周边的事物,这也是增加孩子知识的一种方法。
两岁宝宝好奇心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孩子好奇心重有什么表现、两岁宝宝好奇心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