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宝宝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低是指血小板计数低,两岁宝宝血小板计数低可能是生理现象、外伤、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的,患病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1、生理现象:
血小板计数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正常人的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和生理状态而波动,早晨略低于午后、春季低于冬季、平原居民低于高原居民,所以两岁宝宝血小板计数低,可能是这些生理因素引起的,无需特殊治疗。但是应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受凉。
2、外伤:
宝宝如果受到了外伤,流血过多,通常会导致血小板消耗过度,因此也可出现血小板计数低的情况。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能够快速增加血小板的数量。输入血小板后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征,如果有异常状况及时向医生反映。
3、脾功能亢进:
可能是感染、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使血小板计数减少。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采取脾切除术治疗,有助于病情得到改善。术后每天使用碘伏对切口部位进行1~2次的消毒,防止发生感染,并且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防止对局部造成摩擦。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会使得机体血小板生成减少,出现计数低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甲磺酸去铁胺、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十一酸睾酮注射液等药物治疗。能够改善造血功能,促进血小板生成。用药时一定要按照合适的剂量与疗程,否则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5、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因此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操作下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有助于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术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熬夜。
术后密切观察宝宝体征,并且要注意身体与环境卫生。治疗期间需要给宝宝做好护理,合理饮食,保持作息规律,对促进身体恢复有一定的好处。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