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育儿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熙熙育儿说,以及熙熙妈育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宝宝看电视可以增加见识,多大才可以看呢?2、如何提升老公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的参与度?3、该不该让孩子把手里的玩具,分享给其他想玩的小朋友?宝宝看电视可以增加见识,多大才可以看呢?
前几天,朋友结婚,在宴席上,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吃饭不老实,妈妈拿出手机后,立马“老实”了。不得不说,手机就是秒杀一切玩具的[哄娃神器],能让熊孩子立马变安静。
但说到手机,也是让家长既爱又恨,让孩子看吧,又怕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不让孩子看吧,孩子吵闹不说,完全避免也不现实。到底孩子多大可以看电视呢?每天能看多长时间呢?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熙熙爸翻过不少育儿书籍,也问询过身边的儿科医生,总结归纳后形成了此文。
孩子多大可以看电视?每天可以看多久呢?
美国儿科学会更新观点后建议:18-2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禁止看电视,视频聊天除外;2-5岁以上的宝宝,需要在父母的陪同下观看。究其原因,2岁以下的宝宝,大脑发育不完善,还无法将屏幕中的内容与现实物体相对应。此外,电视荧屏画面的不断切换,也会刺激孩子的视力发育。
总而言之,2岁以下的孩子尽量少看或不看电视;2岁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看电视,且需注意观看时长。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魏文斌也曾公开表示:学龄前的儿童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看动画片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5分钟,累计不超过1小时。
无论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魏主任,都不建议孩子过早的看电视。归根结底,就是会对婴幼儿的语言能力、专注力、视力产生负面影响。
过早的让孩子看电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①影响语言能力发育
一项调查跟踪实验显示:每天观看电视超过30分钟的孩子,语言能力发育延迟的风险会增加49%。
同时,美国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孩子每天观看1个小时的电视,比不看电视的孩子,平均要少学6-8个新词语。
通过多项测评发现:过早看电视,且观看时长越长的孩子,语言能力得分越低。之所以会这样,究其原因是看电视无法产生互动,不看电视的孩子可以跟父母聊天,从而提升了语言能力。
②影响视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3.6%,也就是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近视。据预测,我国5岁以上近视人口将达到7亿。
而造成低龄孩子近视的主因是近距离用眼,其中包括看电视、手机、书籍等。很多父母吐槽:现在的孩子太难带了,自己又要干活,为了让他安静,只能让其看电视。
而长时间的看电视,就很容易导致孩子眼部疲劳,增加近视的风险。
如何正确让孩子看电视呢?
01、把控观看的电视节目
一般年幼的孩子,无法区分电视节目的优劣。此时就需要父母来把关观看的电视节目。父母可以帮孩子选择一些优质的电视节目,以增长孩子的见识。
02、约定观看电视的时间
孩子看电视,最让父母担心的就是[怕孩子近视]。因此,父母需要跟孩子约定好,每次观看电视的时长。3岁以下的孩子,每次观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因为孩子对15分钟没有概念,父母可以跟孩子约定观看2集或3集;或用闹钟、手机、计时器等计时。当观看时间到15分钟时,孩子就不能看了。
03、看完电视后,跟孩子互动
看电视属于单向输出,孩子只是在被动的看,无法形成互动。父母可以在孩子每次观看电视结束后,对看过的内容进行讨论。
熙熙爸每次跟熙熙看完动画片后,都会进行沟通交流。比如“熙熙,乐迪他们刚去哪里执行了任务啊?执行的什么任务呢?”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孩子将整个动画片的内容串起来。这样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跟复述能力。
04、帮孩子找到爱好
熙熙奶奶常说:看那些学习成绩好的,爱看书的孩子,一般都不看电视。其实说得挺有道理的,爱看书、爱运动,有自己爱好的孩子,一般都不会看电视。
以前,熙熙爸曾跟孩子玩过[百宝箱]的游戏,每次伸手进去都能拿出惊喜,拍气球、木头人、跳房子......等,每次熙熙都玩的非常开心,只要有人陪她玩,她就可以一整天不看电视。
说到底,很多时候,是父母将孩子[推到]电视跟前的。当孩子找你玩时,你一句[爸爸累了,自己玩会儿玩具],电视索性就会成为孩子的[玩具]。总而言之,父母应该让孩子少看电视,要看也的看正确的电视,你说呢
如何提升老公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的参与度?
熙熙妈开始科学育儿之路以来,重点研究的是婴儿睡眠和心理学,婴儿睡眠另开贴说,就从心理学来说,爸爸的陪伴,对于孩子一生而言,实在太太太太太……重要。有观点说,三岁以前,妈妈最重要,三岁以后,爸爸更重要,我觉得,都重要,都缺一不可,出生以后,父母双方的陪伴,同等重要。从学术上说,父爱对孩子的影响包括智力、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在男孩的教养中,如果有爸爸的参与,会非常有利于男孩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独立能力的塑造。通常爸爸更关注户外活动,大量的信息刺激会促成大脑沟回的生成,大脑表面积越大则宝宝越聪明。对女孩来说,来自爸爸的独特的爱是奠定她一生中对异性看法的基础。父爱的缺失会让她缺乏对异性的安全感,以及与异性交往的信心。熙熙妈认为,都要从小开始,如果连尿片都不换,从来不为宝宝洗澡,爸爸不陪着玩,那从何说起父爱!其实熙熙妈是在单身家庭成长起来的,从小没有父爱,所以熙熙妈有很多性格缺陷,长大了接触了心理学,才开始自我疗愈,所以熙熙妈对于爸爸参与育儿的事情非常重视。 从生活上说,爸爸如果能尽可能地参与育儿,至少妈妈们心理就舒坦了,因为爸爸和我一样累,哈哈,妈妈心理舒服了,夫妻关系就好,家庭就和谐。另外(以下纯属一家之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哈哈),熙熙妈窃以为,一个男人对家庭的付出程度,决定了以后他要离开这个家的成本,如果爸爸很爱妈妈,也爱宝宝,同时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他只会更爱这个家,不会轻易选择出轨、离开什么的。但如果他在家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没付出,成本就比较低了。
该不该让孩子把手里的玩具,分享给其他想玩的小朋友?
前几天熙熙妈妈碰到了让她特别糟心的事情,事后她跟我总结说:布丁妈,是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有小朋友一起玩,熙熙会更加开心,现在想想是我自己做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前两天熙熙妈妈带三岁半的小熙熙在游乐园里玩沙子,玩了一会儿,另一个小女孩看中了熙熙的玩沙子套装,接二连三地拿走了他的小铲子、桶和沙漏,熙熙实在不愿意了,却反被小女孩的奶奶责备。
这种事情在育儿过程中会经常发生,事情的起因往往是家长美好的设想"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学会分享,和小朋友愉快的玩",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在教育孩子分享这件事上,布丁妈认为家长把握住几个大方向:
(1)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在2岁左右,当你发现孩子频繁的使用"这是我的",有时会夹杂一些攻击性动作,这说明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形成,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理解这种行为。巧妙的处理方法和一群经常玩耍的玩伴都会帮孩子更好的度过这个时间段。
(2)尊重孩子的选择。其实孩子有时候会沉醉于自己独处的时间里,自己玩耍,摆弄自己的玩具,他其实很满足,所以遇到此类事情,我们大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如果孩子自己觉得没意思了,会主动寻找其他玩伴。孩子只要有固定的玩的很好的玩伴或者有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孩子有社交恐惧症,不必要求孩子每一次都要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
(3)该保护孩子的权利时一定要挺身而出。这也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延伸做法,我们要让孩子适当的经历并不是一味地忽视孩子的需求,过度的忽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变得不自信,不自爱,怯懦。
在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上,我们家长应该做到了解孩子每个时间段的心理特点,寻找合适的时机,用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我们提倡家长应该在家中为孩子营造分享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相信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交圈的扩大,自然而然会体会到更多分享与被分享的乐趣,会成为更优秀的小朋友。
关于熙熙育儿说和熙熙妈育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上一篇
下一篇 >>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