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大便有血是什么原因?小孩子大便有血要怎么办?

说到大便带血这种状况,大家都并不陌生,很多成年人经常会出现,但实际上一些小孩也可能会发生,甚至有的还有大便疼痛等异常的状况。当发现孩子大便带血出现之后,要积极查明引发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善。那么,小孩子大便有血是什么原因?小孩子大便有血要怎么办?

小孩子大便有血是什么原因?

1.胃肠炎

小孩大便有血的情况,不排除是由于胃肠炎因素所致,主要是由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小儿胃肠黏膜炎症,比如在感染因素下,会造成小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严重会出现大便出血的表现。

2.便秘

小孩大便有血的情况,也不排除便秘的可能,比如在喝水较少、饮食过度辛辣时,可能会有大便干结,在用力排便时,可能会造成直肠黏膜出现破溃出血,进而小孩儿会有大便有血的症状。

3.直肠炎

当小孩子出现细菌、病毒、霉菌原虫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直肠炎时,可能会因为炎症累及肠道黏膜,甚至会侵犯更深层次的血管,从而造成直肠出血,所以小孩排大便时会有血的症状。

4.痔疮

痔疮也是造成小孩子大便有血的原因,会因为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等,从而造成痔疮出血,尤其是内痔,严重情况下会有喷射性出血的症状。

5.肛裂

肛裂一般是指肛门口边缘有裂伤,多见于小孩子。肛裂可能导致小孩子大便时肛门滴血,同时伴有排便疼痛、出血的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服用地奥司明片、润肠丸、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6.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指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肠道疾病。小孩子患有急性肠炎可能会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大便有血丝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子服用补脾益肠丸、肠炎宁片、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7.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上的异常增生物,一般是消化物慢性刺激引起的,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小孩子大便有少量的血。一般可以通过活检钳除法直接摘除息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小孩子大便有血要怎么办?

1、调整饮食

有的孩子大便出血和日常所吃的一些食物,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当服用了一些含铁的维生素制剂或补铁的药物,在铁没有被全部吸收的状况下,会经过肠道排出,所以大便当中会呈现黑褐色的点状物,甚至潜血会呈现阳性。对这种情况一般不用特别担心,只需要调整饮食或停用相应的药物即可。

2、小肠粘膜受损

如果孩子的小肠粘膜受到损伤,那么大便会有红色的物质进行检测,潜血呈阳性。对这种情况还应该注意加强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日常注意不要吃过硬、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而应该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消化消毒剂损伤肠道

有一些消毒剂可能会对肠粘膜造成损伤,时间久了容易导致孩子便血这种状况发生,所以还应该注意尽量少用消毒湿巾等清洗,而应该选择清水。

4、患有肛裂

有的孩子大便当中有鲜血,而且血液是附着在大便表面的,经过检查发现有红细胞,这种情况可能是肛裂所导致的。同时还有哭闹、排便费劲等异常的状况,还应该根据肛裂的情况,选择涂抹药物或手术等方法进行改善。

5、抗感染治疗

孩子大便出血可能是细菌性肠炎,主要细菌感染导致的,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比如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抗感染。

6、通便

便秘会导致孩子的大便比较干硬,大便比较粗,出血在大便末尾,或者便后擦拭屁股的时候纸上沾有血迹,可以采取通便治疗,比如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乳果糖。

7、回避过敏原

如果孩子的大便中仅有血丝,没有黏液,要注意可能由于食物过敏引起的,比如婴幼儿在牛奶过敏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便中有血丝,回避过敏原之后血丝会消失。

总结:

孩子大便带血和很多方面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针对不同原因引发的大便带血,还应该注意积极选择相应的办法进行控制。尤其是当因为某些肛肠或胃肠道方面疾病所引发的,千万不要轻视,要早请专业而正规的医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